人口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,是一门介于地理学、人口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。人口地理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,某一地区的人口分布、人口构成、人口变动以及人口增长情况,而以一个国家为单位研究人口问题是最为常见的。准确研究和分析一个国家人口状况,并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,对于一个国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而对于人口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,也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。
我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
我们“人”作为社会的一份子,是具有多重属性的,比如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,都需要消耗许多物质和能量,我们需要吃食物才能生存,我们需要穿衣、交通、娱乐等等,消耗各类工业产品,这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的“消费属性”。那么,我们人类所消耗的这么多物质和能量从哪里来的呢?当然其最终来源是来自于自然界,但是需要一部分通过劳动把它们生产出来,所以这一部分人就具有了“劳动属性”。
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
一般来说,我国把15至59周岁的人口定义为“劳动年龄人口”,而0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,由于主要体现消费属性,我们多定义为“非劳动人口”,当然部分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,还会发挥余热,体现一定的劳动属性,不过总体而言老年人口主要还是以消费属性为主。这么一来,我们一般可以理解为16至59周岁的人口将会主要承担整个社会的发展压力,除了养活自己以外,还需要抚养青少年以及赡养老人。所以研究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2022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:
人口
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,2022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40005万人,从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,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640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%;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.1%,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.6%。
日本、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图
从上述数据来看,从2018年至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减少的趋势,截止2018年末我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约为89729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4.3%,到2022年末,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大约减少了89万人,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并不是很多,但是这可能代表了一个发展趋势,表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红利时期即将逐步过去。同时,也意味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的抚养和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,为此,我们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,提高劳动效率,通过产业升级以及机器替代等方式,从而应对将来逐步出现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。
老龄化
关于老龄化社会,一般来说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是: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%以上,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%以上,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”。我国从2000年左右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,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2018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的数量约为24949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7.9%,2022年末60周岁以上人口比2018年末增加了约439万人,这个增加幅度还是比较大的,未来我国将会无可避免的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。为了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,一方面我国正逐步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,另一方面我国也在多方面加强养老保障,包括国有股权转给养老金等措施,以因对“老龄化社会”所带来的的挑战。
老龄化社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