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将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什么 古人将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什么呢:02

   日期:2023-04-30     作者:info     移动:http://mip.ourb2b.com/news/462697.html

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什么?

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:及笄。

豆蔻 [dòu kòu]

释义:指女孩的年龄段(十三四岁),文学作品中的豆蔻: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。为十三四岁的少女,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,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。

引证: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鲁老先生有个令爱,年方及笄。”

用法示例:

1、 彼年豆蔻,谁许谁地老天荒。

2 、有人说,春天的雨,是少女,正直豆蔻年华;夏日的雨,是大嫂,她是个急性子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;秋日的雨,是阅尽沧桑的老人。

古语年龄段:

总角:幼年的儿童,头发上绾成小髻髻。陶潜《荣木》诗序:“总角闻道,白首无成。”这里的“白首”代称老年。

垂髫:也指儿童幼年。古时儿童未成年时,不戴帽子,头发下垂,所以“垂髫”代称儿童的幼年。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这里的“黄发”也代称老年。

及笄: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“及笄”,也称“笄年”。笄是簪子,及笄,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。蔡东藩 《清史演义》第一回:“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:‘小女伯哩年将及笄,如蒙不弃,愿附姻好。’”

束发: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用为指代成童:“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”(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)。束发一般15岁左右,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。

我国古代对十三四岁少女的别称是什么?

我国古代对十三四岁少女的别称是豆蔻年华。

一、古代对年纪的别称

男孩8岁——龆年; 幼年泛称——总角; 10岁以下——黄口; 13~15岁——舞勺之年; 15~20岁——舞象之年; 12岁(女)——金钗之年; 13岁(女)——豆蔻年华。

15岁(女)——及笄之年; 16岁(女)——破瓜年华、碧玉年华; 20岁(女)——桃李年华; 至30岁(女)——半老徐娘; 20岁(男)——弱冠; 30岁(男)——而立之年; 40岁(男)——不惑之年、强壮之年。

50岁——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; 60岁——花甲、平头甲子、耳顺之年、杖乡之年;80~90岁——耄耋之年; 90岁鲐背之年; 100岁——期颐。

二、拼音

dòu kòu nián huá

三、解释

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

四、语法

偏正式 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

扩展资料

豆蔻年华的反义词

风烛残年

解释:风烛:被风吹的蜡烛,容易熄灭;残年:残余的岁月,指在世不太久。比喻人到了接近*亡的晚年。

桑榆暮景

解释: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。指傍晚。比喻晚年的时光。

人老珠黄

解释: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,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豆蔻年华

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被称为什么

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被称豆蔻年华。豆蔻: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(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喻人还未成年,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)。

其他年龄称谓:

1、襁褓:不满周岁。

2、孩提:两至三岁。

3、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

4、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龀,龆年或髫年。

5、垂髫之年:指儿童(古代小孩头发下垂,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)。

6、黄口:十岁以下孩童。

7、幼学:十岁。

8、金钗之年:女孩十二岁。

9、豆蔻年华:女子十三岁。

10、志学:十五岁。

11、及笄:女子十五岁。

12、碧玉年华、破瓜之年:女子十六岁

13、桃李年华:女子二十岁。

14、花信年华:女子二十四岁;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。

15、而立:三十岁。

16、不惑:四十岁。

17、天命:五十岁

18、耳顺、花甲之年:六十岁。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,可组成六十对干支,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,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。

19、古稀:七十岁。

20、耄耋:八十、九十岁。

21、期颐:一百岁。

免责声明:古人将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什么 古人将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什么呢:02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!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通过网站留言/举报反馈,本站将立刻删除!
 
 
更多>同类行业

推荐图文
最新发布
网站首页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